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新闻 > 正文

川大6项成果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 :2019-01-11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

四川大学共获得6项奖项,其中牵头的4项是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此外,四川大学参与的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8,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通用)排在全国高校第6。

四川大学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分别是:杨胜勇教授团队完成的“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项目,王清远教授团队完成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项目。

四川大学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分别是:王琪院士团队完成的“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项目,褚良银教授团队完成的“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项目。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跃明教授参与的“严重脊柱创伤修复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水利水电学院张建海教授参与的“300m级特高拱坝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

第一完成人:杨胜勇

项目牵头单位:四川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药物设计和合成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建立了一套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全新药物分子从头设计算法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伯胺、仲胺等多种新型手性小分子催化体系和合成新方法。基于这些理论和方法获得的5个候选新药已转让到制药公司,1个已进入临床试验。8篇代表性SCI论文他引770次,并被写入26本权威专著中。获发明专利19项,包括4项国际专利。获软件著作权6项。研究成果入选“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被Nature出版集团SciBX当周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

第一完成人:王清远

项目牵头单位:四川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在超长寿命疲劳领域进行了20多年深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频率疲劳加速实验方法及其系统,提出了超长寿命疲劳裂纹内部萌生的破坏机制,建立了超长寿命疲劳总寿命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成果被著名学者发表的论文引用并高度评价。如“Finding of Wang……”“Wang et al. provided the first experimental evidence” “Wang et al. the first to discuss critically…”“An exception is excellent work performed by Wang”等评价。同时该项目带动了国内超长寿命疲劳学科方向的快速发展。研究成果在超超临界汽轮机组高压转子、航空涡轮引擎压气机叶片、波形钢腹板桥梁等国家重大装备和结构的设计制造中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

第一完成人:王琪

项目牵头单位:四川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塑料加工领域。针对国民经济对绿色安全阻燃塑料制备技术的关键需求,发明了三嗪阻燃剂分子复合制备方法及规模化清洁生产技术、三嗪阻燃剂和阻燃塑料反应性挤出加工技术、三嗪协效阻燃塑料加工新技术,攻克了传统三嗪阻燃剂反应体系黏度高、耗水耗能、污染环境、阻燃剂劣化塑料性能、多相多组分塑料阻燃加工技术缺乏等世界难题。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件,国外发明专利5件,建成万吨级三嗪阻燃剂清洁生产线。形成10余种高性能无卤阻燃塑料产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高铁、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推动我国环保型无卤阻燃塑料产业的技术进步。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

第一完成人:褚良银

项目牵头单位:四川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发明了微细颗粒物高效低耗旋流分离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和无尾矿山的短流程新工艺,实现了微细矿物颗粒的资源回收利用和近零排放。该项目成果获授权专利53项,形成行业标准3件,参与国家标准2件。成果在铁矿、煤矿、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等行业已推广应用10万余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8%,并出口澳大利亚等40个国家。实现了微细矿物颗粒污染物减量化和废物资源化,取得了矿业行业高效清洁生产的重大突破,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转自四川大学新闻网)



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2019-01-11